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无奋斗 不青春︱香菊人的青春故事(三)

无奋斗 不青春︱香菊人的青春故事(三)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5-29
  • 访问量:1803

【概要描述】魏歌龙同志
1987年7月来到原商洛地区制药厂
1998年6月成为改制后的香菊药业股东
现任陕西香菊药业集团党委委员,董事会成员,工会主席
无悔青春
每个人都有青春,每个青春都有故事,每个故事都有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回味不尽的美。我的青春年华分为两个阶段,23岁以前是在大学度过,23岁以后是在商洛地区制药厂和香菊公司度过。虽然也有诸多遗憾,但我坚信自己选的路是正确的。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三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
第一个是毕业自愿选择来到商洛药厂的故事,以表达我投身家乡中药产业发展的坚定信念和感恩情怀。
1987年6月,临近大学毕业分配。我所就读的陕西中医学院药学系主任冯敬群教授,听说我报的志愿是回商洛地区制药厂,就以买凉鞋的名义陪我在咸阳市区走了两个多小时。亲自给我做工作,并提出三个建议:一是留校担任辅导员,二是到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三是到汉中市药检所从事检验工作。但我回答:“首先感谢老师对我的厚爱,对以上去向我也确实非常向往,但党培养了我,家乡养育了我,我必须知恩图报,为家乡做贡献应是我的首选。另外,商洛地产中药材丰富,商洛药厂是一个中药厂,在那里工作应该会大有作为的。”冯教授听后仍不放心,坚持要帮我把名额调到商洛药检所去。我再次谢绝老师的好意,坚持要到商洛药厂。
1987年7月,23岁的我来商洛制药厂,报到后直接被安排在新组建的中药研究所上班。第一个项目是参加香菊片新药研制临床总结及新药生产批件申请,经过十余人十个月的辛勤努力,如愿以偿地取得了香菊片国家新药生产批件。通过参与香菊片研制总结和批件申请工作,使我有了用武之地,也印证了我当初选择的正确性。1989年春,冯敬群教授借到商洛调研的机会,专门来药厂看我。听了时任黄厂长关于我的情况介绍后,他激动地说,只要能够使我发挥专长就好,这样他也就能放下心了。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第二个是在药厂停产濒临倒闭时期自我提升的故事,以表达我不安于现状,苦练内功,蓄势待发的远见。

  1993年以后,由于商洛药厂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经营每况愈下,生产处于半停产状态。特别是到了1995年初,药厂停水、停电,洗衣服都要到商州构峪桥下丹江河里去洗,生活非常困难。当时已有很多技术骨干离开了药厂,一些有门路的工人也调离药厂。但我始终坚信中药行业有发展前景,商洛药厂是国有企业,政府不会放任其长期停产。基于此,我决定坚守岗位,利用节假日和停产时间承接新产品试制,在自己家里建实验室做些力所能及的工艺研究,再把设计并制备好的样品定期送往西安有关科研机构进行药效验证或临床试验。虽然工作辛苦、生活清苦,但可以换些工费贴补家用,并通过参与项目提升研发技能,为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这阶段的生活,我深深体会到,人必须要有远大理想,绝不能安于现状、敢于堕落;人要有长远意识,不要看重眼前利益、一时得失;人要有学习精神,坚持提升自己,梅花香自苦寒来,是金子总会发光。

  第三个是在药厂复产期间投身新产品研制的故事,以表达我与平台一起成长,誓与企业荣辱与共的决心。

  1995年11月,商洛药厂终于迎来新一届领导班子,李永生厂长到任后立即想方设法恢复生产经营,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希望。1996年初,32岁的我被调整担任技术开发科科长,接手仿制新药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的研制总结和生产申报工作。可是,原项目负责人转交的研发资料非常少,就连最基本的临床研究批件、与各临床单位的研究合同都找不到了。没有办法,我就和当时的技术厂长陈朝明同志到一家一家合作单位跑,进行一次次的对接沟通,争取有关参研专家的支持和协助,硬是从对方的档案室里复印完善了相关资料。参加临床的单位不愿意编写总结报告,我就自己学着写,完了提交人家审查确认签名。制剂工艺和稳定性补充研究按照合同应由参研单位沈阳药科大学完成,但由于合同久远,费用增加。我就一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恳请人家降低费用;另一方面住到沈阳到学校实验室参与试验研究,以最快速度完成资料编制。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终于在1997年10月完成了临床资料总结会并上报国家新药审评中心待审批。1998年10月,取得了该品种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在这一过程中,表面上看大多数是我努力工作辛勤付出的结果,实际上是团队齐心奋斗的成果。因为,一是企业给我提供了做事的平台、发光的机会;二是企业给予了我人财物的保障;三是企业给予我家人般的温暖。记得那是1996年5月,我爱人刚生完二胎还不到一周,但根据任务安排必须尽快去成都到华西大学一附院衔接药代动力学试验,时间一周左右。我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把困难汇报给李厂长,他当即表态派人帮我伺候月子,解除了我后顾之忧,令我非常感动。通过这一专项工作,我深深体会到,人必须要有团队观念,与平台共成长,离开了平台和团队,将会一事无成。

  转眼间,我工作三十三个年头了。自己的青春虽已不复存在,但对工作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回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特别是对行业的选择、企业的选择,我依然坚定如初,并将继续发挥余热,努力为企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无奋斗 不青春︱香菊人的青春故事(三)

【概要描述】魏歌龙同志
1987年7月来到原商洛地区制药厂
1998年6月成为改制后的香菊药业股东
现任陕西香菊药业集团党委委员,董事会成员,工会主席
无悔青春
每个人都有青春,每个青春都有故事,每个故事都有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回味不尽的美。我的青春年华分为两个阶段,23岁以前是在大学度过,23岁以后是在商洛地区制药厂和香菊公司度过。虽然也有诸多遗憾,但我坚信自己选的路是正确的。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三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
第一个是毕业自愿选择来到商洛药厂的故事,以表达我投身家乡中药产业发展的坚定信念和感恩情怀。
1987年6月,临近大学毕业分配。我所就读的陕西中医学院药学系主任冯敬群教授,听说我报的志愿是回商洛地区制药厂,就以买凉鞋的名义陪我在咸阳市区走了两个多小时。亲自给我做工作,并提出三个建议:一是留校担任辅导员,二是到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三是到汉中市药检所从事检验工作。但我回答:“首先感谢老师对我的厚爱,对以上去向我也确实非常向往,但党培养了我,家乡养育了我,我必须知恩图报,为家乡做贡献应是我的首选。另外,商洛地产中药材丰富,商洛药厂是一个中药厂,在那里工作应该会大有作为的。”冯教授听后仍不放心,坚持要帮我把名额调到商洛药检所去。我再次谢绝老师的好意,坚持要到商洛药厂。
1987年7月,23岁的我来商洛制药厂,报到后直接被安排在新组建的中药研究所上班。第一个项目是参加香菊片新药研制临床总结及新药生产批件申请,经过十余人十个月的辛勤努力,如愿以偿地取得了香菊片国家新药生产批件。通过参与香菊片研制总结和批件申请工作,使我有了用武之地,也印证了我当初选择的正确性。1989年春,冯敬群教授借到商洛调研的机会,专门来药厂看我。听了时任黄厂长关于我的情况介绍后,他激动地说,只要能够使我发挥专长就好,这样他也就能放下心了。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第二个是在药厂停产濒临倒闭时期自我提升的故事,以表达我不安于现状,苦练内功,蓄势待发的远见。

  1993年以后,由于商洛药厂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经营每况愈下,生产处于半停产状态。特别是到了1995年初,药厂停水、停电,洗衣服都要到商州构峪桥下丹江河里去洗,生活非常困难。当时已有很多技术骨干离开了药厂,一些有门路的工人也调离药厂。但我始终坚信中药行业有发展前景,商洛药厂是国有企业,政府不会放任其长期停产。基于此,我决定坚守岗位,利用节假日和停产时间承接新产品试制,在自己家里建实验室做些力所能及的工艺研究,再把设计并制备好的样品定期送往西安有关科研机构进行药效验证或临床试验。虽然工作辛苦、生活清苦,但可以换些工费贴补家用,并通过参与项目提升研发技能,为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这阶段的生活,我深深体会到,人必须要有远大理想,绝不能安于现状、敢于堕落;人要有长远意识,不要看重眼前利益、一时得失;人要有学习精神,坚持提升自己,梅花香自苦寒来,是金子总会发光。

  第三个是在药厂复产期间投身新产品研制的故事,以表达我与平台一起成长,誓与企业荣辱与共的决心。

  1995年11月,商洛药厂终于迎来新一届领导班子,李永生厂长到任后立即想方设法恢复生产经营,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希望。1996年初,32岁的我被调整担任技术开发科科长,接手仿制新药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的研制总结和生产申报工作。可是,原项目负责人转交的研发资料非常少,就连最基本的临床研究批件、与各临床单位的研究合同都找不到了。没有办法,我就和当时的技术厂长陈朝明同志到一家一家合作单位跑,进行一次次的对接沟通,争取有关参研专家的支持和协助,硬是从对方的档案室里复印完善了相关资料。参加临床的单位不愿意编写总结报告,我就自己学着写,完了提交人家审查确认签名。制剂工艺和稳定性补充研究按照合同应由参研单位沈阳药科大学完成,但由于合同久远,费用增加。我就一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恳请人家降低费用;另一方面住到沈阳到学校实验室参与试验研究,以最快速度完成资料编制。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终于在1997年10月完成了临床资料总结会并上报国家新药审评中心待审批。1998年10月,取得了该品种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在这一过程中,表面上看大多数是我努力工作辛勤付出的结果,实际上是团队齐心奋斗的成果。因为,一是企业给我提供了做事的平台、发光的机会;二是企业给予了我人财物的保障;三是企业给予我家人般的温暖。记得那是1996年5月,我爱人刚生完二胎还不到一周,但根据任务安排必须尽快去成都到华西大学一附院衔接药代动力学试验,时间一周左右。我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把困难汇报给李厂长,他当即表态派人帮我伺候月子,解除了我后顾之忧,令我非常感动。通过这一专项工作,我深深体会到,人必须要有团队观念,与平台共成长,离开了平台和团队,将会一事无成。

  转眼间,我工作三十三个年头了。自己的青春虽已不复存在,但对工作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回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特别是对行业的选择、企业的选择,我依然坚定如初,并将继续发挥余热,努力为企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5-29
  • 访问量:1803
详情

  魏歌龙同志

  1987年7月来到原商洛地区制药厂

  1998年6月成为改制后的香菊药业股东

  现任陕西香菊药业集团党委委员,董事会成员,工会主席

  无悔青春

  每个人都有青春,每个青春都有故事,每个故事都有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回味不尽的美。我的青春年华分为两个阶段,23岁以前是在大学度过,23岁以后是在商洛地区制药厂和香菊公司度过。虽然也有诸多遗憾,但我坚信自己选的路是正确的。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三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

  第一个是毕业自愿选择来到商洛药厂的故事,以表达我投身家乡中药产业发展的坚定信念和感恩情怀。

  1987年6月,临近大学毕业分配。我所就读的陕西中医学院药学系主任冯敬群教授,听说我报的志愿是回商洛地区制药厂,就以买凉鞋的名义陪我在咸阳市区走了两个多小时。亲自给我做工作,并提出三个建议:一是留校担任辅导员,二是到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三是到汉中市药检所从事检验工作。但我回答:“首先感谢老师对我的厚爱,对以上去向我也确实非常向往,但党培养了我,家乡养育了我,我必须知恩图报,为家乡做贡献应是我的首选。另外,商洛地产中药材丰富,商洛药厂是一个中药厂,在那里工作应该会大有作为的。”冯教授听后仍不放心,坚持要帮我把名额调到商洛药检所去。我再次谢绝老师的好意,坚持要到商洛药厂。

  1987年7月,23岁的我来商洛制药厂,报到后直接被安排在新组建的中药研究所上班。第一个项目是参加香菊片新药研制临床总结及新药生产批件申请,经过十余人十个月的辛勤努力,如愿以偿地取得了香菊片国家新药生产批件。通过参与香菊片研制总结和批件申请工作,使我有了用武之地,也印证了我当初选择的正确性。1989年春,冯敬群教授借到商洛调研的机会,专门来药厂看我。听了时任黄厂长关于我的情况介绍后,他激动地说,只要能够使我发挥专长就好,这样他也就能放下心了。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第二个是在药厂停产濒临倒闭时期自我提升的故事,以表达我不安于现状,苦练内功,蓄势待发的远见。

  1993年以后,由于商洛药厂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经营每况愈下,生产处于半停产状态。特别是到了1995年初,药厂停水、停电,洗衣服都要到商州构峪桥下丹江河里去洗,生活非常困难。当时已有很多技术骨干离开了药厂,一些有门路的工人也调离药厂。但我始终坚信中药行业有发展前景,商洛药厂是国有企业,政府不会放任其长期停产。基于此,我决定坚守岗位,利用节假日和停产时间承接新产品试制,在自己家里建实验室做些力所能及的工艺研究,再把设计并制备好的样品定期送往西安有关科研机构进行药效验证或临床试验。虽然工作辛苦、生活清苦,但可以换些工费贴补家用,并通过参与项目提升研发技能,为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这阶段的生活,我深深体会到,人必须要有远大理想,绝不能安于现状、敢于堕落;人要有长远意识,不要看重眼前利益、一时得失;人要有学习精神,坚持提升自己,梅花香自苦寒来,是金子总会发光。

  第三个是在药厂复产期间投身新产品研制的故事,以表达我与平台一起成长,誓与企业荣辱与共的决心。

  1995年11月,商洛药厂终于迎来新一届领导班子,李永生厂长到任后立即想方设法恢复生产经营,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希望。1996年初,32岁的我被调整担任技术开发科科长,接手仿制新药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的研制总结和生产申报工作。可是,原项目负责人转交的研发资料非常少,就连最基本的临床研究批件、与各临床单位的研究合同都找不到了。没有办法,我就和当时的技术厂长陈朝明同志到一家一家合作单位跑,进行一次次的对接沟通,争取有关参研专家的支持和协助,硬是从对方的档案室里复印完善了相关资料。参加临床的单位不愿意编写总结报告,我就自己学着写,完了提交人家审查确认签名。制剂工艺和稳定性补充研究按照合同应由参研单位沈阳药科大学完成,但由于合同久远,费用增加。我就一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恳请人家降低费用;另一方面住到沈阳到学校实验室参与试验研究,以最快速度完成资料编制。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终于在1997年10月完成了临床资料总结会并上报国家新药审评中心待审批。1998年10月,取得了该品种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在这一过程中,表面上看大多数是我努力工作辛勤付出的结果,实际上是团队齐心奋斗的成果。因为,一是企业给我提供了做事的平台、发光的机会;二是企业给予了我人财物的保障;三是企业给予我家人般的温暖。记得那是1996年5月,我爱人刚生完二胎还不到一周,但根据任务安排必须尽快去成都到华西大学一附院衔接药代动力学试验,时间一周左右。我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把困难汇报给李厂长,他当即表态派人帮我伺候月子,解除了我后顾之忧,令我非常感动。通过这一专项工作,我深深体会到,人必须要有团队观念,与平台共成长,离开了平台和团队,将会一事无成。

  转眼间,我工作三十三个年头了。自己的青春虽已不复存在,但对工作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回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特别是对行业的选择、企业的选择,我依然坚定如初,并将继续发挥余热,努力为企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陕西香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商洛市商丹区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刘湾生态工业园
联系电话:
0914-2313146

营销中心: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未央路199号

联系电话:029-8533027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证书编号:(陕)-非经营性-2022-0123 

香菊药业

这是描述信息

金菊养老

这是描述信息

菊缘公司

这是描述信息

沭畅医疗

这是描述信息

香菊地产

这是描述信息

香菊集团视频号

这是描述信息